每天都快要被信件淹沒的我,其實常常很多emial開都沒開就skip過去,有些好消息或是好資訊往往都是在日後整理信件時才發現。儘管常懊惱不已,卻也束手無策,因為真的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好好看那些個轉寄信件。但是那天卻不經意的打開了一封名為「絕對小孩」的mail。一看之後,深受吸引,老闆要的簡報馬上就丟到一旁,等我看完這孩子再說
。
「絕對小孩」裡有6個不同的小孩,我沒有聰明到只憑短短的幾張投影片就對每個孩子瞭若指掌,但裡面每句孩子們的對話都深深的說到我的心坎。後來,我上網查才知道這是擅長畫那暗藏硝煙的辦公室、單身男女的都市情愛和夫妻的家長裡短的朱德庸第一次以孩子為主題的新作品。新聞上說這是本給 “不想成為大人的小孩以及那些想成為小孩的大人”閱讀的漫畫作品,雖然看起來是在講小孩的故事,但處處折射出對成人世界的反思。
我對他被專訪時的一段話印象深刻。他說,『大人帶小孩出去吃東西,大人問小孩“好吃不好吃”?小孩只會說“好吃”或者“不好吃”。但若是問一個大人,他可能會說,“這個湯還不錯”,“環境差一點” 』。是啊!當我們慢慢長大的時候,單純的感受力就越來越薄弱。就像是我前陣子討論到的『男孩與粉紅色』,隨著年紀的增長,接觸的人事物增多,我們對事物的感受往往不是來自於原始的天性,而是受到了外在的影響,越趨複雜。好像如果你只是單純的表達好吃,不添加一些所謂有知識、有見地的評論,就會顯得幼稚、無知、水準不夠。你說這樣不好嗎?可悲嗎?好像也不是,畢竟那是一種成長的印記。就像如果我到現在都還和小學一年級的日記一樣寫,「媽媽今天帶我去吃牛排,牛排好好吃,我好開心。」,也不會有人說我單純,只會說我很笨,這麼多年都沒長進。(那我現在每次都寫好多字,大家有覺得我比較聰明成熟一點嗎?!)所以說,保持單純的感受力的同時,還得要加強表達的能力,是不容易,但值得努力。畢竟少了單純,會是多麼的可惜。
我不知道我是笨還是單純,但我在看「絕對小孩」時,我很開心,從頭開心到尾。每一句話都像是我會說的,看似簡單、自私、不懂事,卻很絕對。我有時會想,我心裡想要的和別人不一樣,可能還會影響到別人,讓別人不快樂。但是,那真的是我想要的啊!如果長大的代價就是要放棄自己想要的,只為了要讓大家都對你滿意、都喜歡你。那可能我小時後的願望就不會是我想要長大,會是我不想要長大,想要當個會自己賺錢的小孩就好了。要自己賺錢唷,才不會為了零用錢又不單純了,哈哈
!!
我不知道我這小氣鬼會不會去把他買回來,但是我一定會去書店把他完整細細體會,然後在書店的角落笑到瘋掉。
最後分享一個我超喜愛的對話,「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以要好好愛護他。地球上只有一個我,所以也請好好愛護我。」。和原文有一點不同,現在分享是我稍微改了幾個字後,放在MSN的title message,不過還是很可愛啊。大家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又常常忘記,尤其是爸爸媽媽特別容易忘,一忘記就開始大聲咆哮,一點都不可愛。
那我呢?雖然不是小孩了,但好歹是世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快樂Lucky笨蛋,大家自然也要好好愛護我啊!!